基本解釋
促進血液凝固的一種酶。凝血酶與纖維蛋白原相作用生成纖維蛋白,再與血球結合而使血液發(fā)生凝固現(xiàn)象。
詞語來源
該詞語來源于人們的生產生活。
詞語簡介
[thrombin] 一種由凝血酶前體(血漿中的必要成分)形成的蛋白質水解酶,催化纖維蛋白元變成纖維蛋白而促使血液凝固。用于毛細血管出血的局部止血以及外科手術后組織愈合
詞語造句
1、文章就凝血酶的一般特性和其神經毒性作用作了綜述。
2、第二部分:利用金納米粒子標記的DNA適配子為探針測定凝血酶的共振光散射分析。
3、結論在彩色多普勒超聲引導下運用壓迫法結合瘤腔內注射凝血酶治療假性股動脈瘤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4、目的:探討凝血酶膀胱灌注治療放射性膀胱炎的臨床應用價值。
5、廣西血竭能縮短小鼠凝血時間、家兔血漿復鈣時間及優(yōu)球蛋白溶解時間(ELT),對家兔凝血酶原時間無明顯影響。
6、凝血酶是參與凝血過程中“瀑布反應”的關鍵酶,也是一種多功能的絲氨酸蛋白酶。
7、大劑量組治療后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纖維蛋白原降低(P<0.05)。
8、結果顯示,該微膠囊能對凝血酶進行固定化。
9、描述了具有高活性并且對凝血酶活化作用的依賴性較低的人蛋白質C衍生物。
10、結論凝血酶原G20210A基因多態(tài)性與中國漢族人群PTE發(fā)生可能無關。
11、其中類凝血酶的精氨酸酯酶活力最高,約占總酯酶活力的60%。
12、結果加用培菲康治療后有利于胃腸道癥狀緩解,血氨下降。但對肝功能、凝血酶原時間影響不大。
13、凝血酶使選擇素的生成增多,后者參與白細胞與血管內皮的粘附。
14、方法:采用明膠海綿加凝血酶選擇性創(chuàng)口填塞縫合止血。
15、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變,可導致血漿凝血酶原水平升高。
16、凝血酶能催化可溶性血漿纖維蛋白轉化為不溶性的纖維蛋白。
17、血漿中凝血酶是近年開發(fā)的一種新型止血劑。
18、目的探討米非司酮對血小板、血漿凝血酶原時間的影響。
19、目的探討標本的待測時間對凝血酶原時間(PT)和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時間(APTT)試驗結果的影響。
20、我們知道在出血性中風中,血管破裂凝血酶泄漏出來并殺死大量腦細胞。
21、凝血酶分子具有溝槽結構,當凝血調節(jié)因子結合到此部位后,其他與凝血有關的底物就不能再結合了。
22、結果與常溫凝血酶組相比,亞低溫凝血酶組大鼠腦組織水腫明顯減輕(P<0.05),凋亡細胞百分率也明顯降低(P<0.05)。
23、目的:探討凝血酶原時間(PT)、纖維蛋白原(FIB)、纖維蛋白單體(FM)、血漿D-二聚體(DD)、血小板(PLT)檢測在正常孕產婦中的變化及其對產科DIC的診斷價值。
24、目的觀察凝血酶胃管注入治療新生兒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
25、方法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原時間(PT)及FX促凝活性(FX:C)測定進行表型診斷;
26、結論:年齡大小不同、病因不同、凝血酶原活動度、膽堿酯酶活力、并發(fā)癥多少均會影響重肝預后。
27、目的研究凝血酶在高血壓腦出血病人腦組織的表達及其與顱內壓和預后的關系。
28、用于生化研究,防止凝血酶原轉變成凝血酶。
29、盡早清除血腫有望改善凝血酶引起的繼發(fā)性腦損傷。
30、血小板下降,凝血醉原和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延長,纖維蛋白原陽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