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鋼或磁合金等磁性物質在外界磁場消除后保留的磁性。永久磁鐵的磁化和磁性錄音都是剩磁作用的應用。
詞語來源
該詞語來源于人們的生產生活。
詞語簡介
[residual magnetism]磁化過的物體不再受外部磁場影響時保留的磁化強度;永磁體的磁性
詞語造句
1、而一直沿用至今的熱剩磁技術,,是威廉·吉爾伯特在1600年所‘發(fā)現(xiàn)‘的。
2、熱剩磁針在1040年前就已經被制造出來,為海員們所用。到1119年這種技術已經很常見。
3、先加橫向磁場后加縱向磁場退火,非晶合金鐵芯可同時獲得高的剩磁和低的損耗。
4、橫向磁場處理后非晶合金鐵芯的剩磁、最大磁導率、損耗和矯頑力減??;
5、等溫剩磁各向異性是一種新的磁組構研究方法。
6、金屬磁粉顆粒細小,具有較高的矯頑力和剩磁,是較為理想的高密度磁記錄材料。
7、裝置采取軟件交流磁調制檢測技術,有效抵消了剩磁效應。
8、通過對鐵芯的磁化過程、剩磁特性及線圈的激磁狀態(tài)研究,分析了半波磁勢自平衡直流傳感器的電流波形。
9、分析了鋼管中剩磁產生的原因及其對焊接質量的影響。
10、討論了穩(wěn)態(tài)剩磁對地磁姿態(tài)確定與控制系統(tǒng)的性能的影響。
11、材料密度高,晶粒大小適宜且均勻對改進剩磁比也很重要。
12、同時研究了不同偶極相互作用強度下的剩磁和使磁化強度平行于外場方向分量由正變?yōu)樨摰呐R界場。
13、研制的測試儀主要用于測量互感器的二次側時間常數和剩磁系數。
14、解釋了曲線的特點,并從實驗上證實,具有泡陣磁疇的磁泡膜是處于一種特殊的剩磁狀態(tài)。
15、納米復合永磁薄膜具有剩磁增強效應和潛在的巨磁能積,在信息、微型機械、微型機器人等方面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16、鐵磁性材料容易受磁場影響而帶有剩磁,影響精密加工和設備的正常運行。
17、奧陶系-泥盆系的巖石則由于磁性太弱或方向不穩(wěn)定,未能獲得可靠的特征剩磁方向。
18、最后構建了一個基于DSP原理的硬件系統(tǒng),用來實現(xiàn)剩磁的測量與最佳關合時刻的計算。
19、介紹一種高壓電流互感器剩磁系數測試系統(tǒng)。
20、含油氣區(qū)沉積蓋層中分布的成巖磁鐵礦具有典型球粒狀的特有礦物形貌標志,它們攜帶了較為穩(wěn)定的化學剩磁(CRM)。
21、同樣,被機油浸潤過的零部件也需進行二級剩磁檢測。
22、同時采用復合消磁器連接方式控制消磁效果,實現(xiàn)徹底消除材料剩磁。
23、實驗結果表明:時效處理對同一成分合金的密度和剩磁基本沒有影響,對矯頑力和磁能積有較大影響;
24、在選擇發(fā)熱部件的材料時,應主要考慮具有磁飽和度高、導磁特性高,并且剩磁小的鐵磁性材料,以便獲得較大的發(fā)熱功率。
25、通過等溫剩磁和三軸熱退磁實驗確定了樣品中的主要載磁礦物為赤鐵礦。
26、由于薄膜間交換耦合相互作用,納米尺寸下的復合磁體也呈現(xiàn)出明顯的剩磁增強。
27、熱退磁處理可有效分離次生粘滯剩磁(低溫分量)和原生剩磁(高溫分量)。
28、在二次燒結工藝中矯頑力的下降趨勢得到了很好的緩解,而剩磁的提高對磁性能的影響仍然是主導因素。
29、矯頑力、剩磁、剩磁比均隨鐵含量增加先減小后增大,在鐵含量為25%左右時剩磁、剩磁比取極小值;
30、要求變壓器鐵芯具有低的高頻損耗,高動態(tài)磁導率,高飽和磁感應強度和低的剩磁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