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釋
1.《禮記·樂記》:“ 桑間 濮 上之音,亡國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誣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鄭玄 注:“ 濮水 之上,地有 桑間 者,亡國之音於此之水出也。昔 殷紂 使 師延 作靡靡之樂,已而自沉於 濮水 ,后 師涓 過焉,夜聞而寫之,為 晉平公 鼓之?!焙笠蛞浴吧ig濮上”指淫靡之音。 明 葉子奇 《草木子·談藪》:“二詩美則美矣,未免 桑間 濮 上之音爾?!?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淺見者膠柱鼓瑟,致使美人香草之遺意,等諸 桑間濮 上之淫聲,此 昭明 之過也?!币嗍∽鳌?桑濮 ”。 晉 潘岳 《笙賦》:“樂所以移風(fēng)於善,亦所以易俗於惡,故絲竹之器未改,而 桑 濮 之流已作?!?/p>
[查看更多]